找资源 微博 合作咨询创业投稿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创业知识
新创业知识COLUMN NAME
新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什么是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1-03-14 浏览:1032次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精益创业里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改进,进入“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传统的生产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高标准严要求地按流程生产,最后出来一个精致的成品。而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无法全面识别,还面临市场的不断变化。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抛弃冗长呆板的计划,通过反复试验直接在市场获取反馈,通过迭代优化来进化出一个产品。

注:《精益创业》是由美国作家埃里克·莱斯编写,全书描述的一些关于创业、创新和产品的理念与我在创建大众点评网过程中碰到的很多问题非常相似,但是它上升到了理论层面,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精益创业》一书中提到的主要思路和脉络,结合在现实中使用的频率,精益创业提到的三个主要工具是:“最小可用品”、“客户反馈”、“快速迭代”。

其中最小化可行产品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客观性,不是过程,而是一个结果;

二是结构性:不是简单堆积,是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三是价值性:不是束之高阁的无用之物,而是要不断使用和检验的有用的东西。

比如,实习的过程和经历不是产品,实习报告才是;读一本书不是产品,分析文章才是;拥有绘画技能不是产品,绘画作品才是。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在人生的航线上,我们也面临不可预知和不能确定的未来。我们也可以制订完美的计划。但总是被现实打乱。更常见的是,在漫长的筹划、准备、酝酿后,被无法预料的困难强迫中途放弃。怎么破?可以借鉴最小化可行产品的理念。熟练运用最小化可行产品理念,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是实现了三次突破。

第一层突破是,克服了总是在准备的“过度准备”陷阱,克服焦虑。过度准备陷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的教育系统让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接受教育,一直在准备,从未有输出产品。这个教育系统告诉我们:我们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做准备,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过度准备”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因而越准备越焦虑,始终迈不出第一步。而最小化可行产品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轻装上阵,边上场边准备,甚至先上场再准备,虽然过程可能很惨,但进步一定会更快。

第二层突破是,避免半途而废,开启了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提交最小化可行产品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过程就是不断反馈和优化。而反馈只有三种:一是正面肯定,能坚定我们的信心,强化心态;二是否定和批评,使我们反思错误,校正方案;三是提出原方案未考虑的方面或者维度,让我们发现新世界,思考更健全。无论是哪一种反馈,都会引导我们不断修正我们的观念和产品。然后重新发布新的产品,再次反馈,现次优化,是一个良性的正循环。你会发现,因为有不断的反馈激励你,不断有改进工作需要你去做,一直准备的人需要的苦苦的坚持对于你来说根本不存在,而是根本就停不下来,。

第三层突破是,把批评当作信息对待,得到心智的成长。有的人不愿发布最小化可行产品的主要障碍是:害怕批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如果换一种角度,抛却情绪因素,批评本身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批评是更有用的帮助。初次提交最小化可行产品问题肯定是很多的,批评能让人直接发现问题的关键,更快的优化和成长。当然,接收批评不等于是全盘接受批评,任何正面和负面的信息我们都要慎重审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算外界的批评并不正确,思考和辨析这些批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能的抗拒批评和深思熟虑后的反对批评是两码事,而后者意味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坚定的信心。

我要评论(0条评论)

谋道网络·五一创业网·创业者的网站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00347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340号